来源:大河报 编辑:王水仙 时间:2014-11-13 08:34:15
【河南汽车在线】 如何应对汽车行业反垄断和零配件维修开放带来的影响?在4S店微利时代,如何保持利润?电商冲击之下,传统销售渠道何去何从……
可以说,大河报首次举办的“中原汽车领show沙龙”一网打尽了经销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针对这些挑战,参加沙龙的12家主流汽车经销商老总也各有自己的思考,破解之道。
热议之新政策
“汽车行业是逢‘4’必有大事发生。”沙龙一开始,来自上海的著名汽车营销专家孙玉维回顾了过去三十年汽车行业发展的大事,“从2004年国家确定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制,到今年放开授权,正好是十年的轮回。”他认为,汽车反垄断政策的推出和接下来推出的一系列针对维修市场和进口车市场的新政,正酝酿着汽车行业新的格局,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主体将进入到汽车销售行业来,比如万达,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万达广场都出现汽车销售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汽车销售授权制废除,其实影响不大,这么多年了,没有品牌授权的经销商也一直存在着。”河南新未来集团总经理朱灿峰认为,各项政策发布和实施,固然会对行业产生影响,但总体来说,对正规的4S店还是有利的。“比如说维修零配件放开,对4S店来说,等于采购零配件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我的维修技术优势就更加明显了。”朱灿峰认为,在房屋租赁成本和人工成本几乎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正规经销商的信任和依赖程度已经明显增加,即便有新的竞争主体,也要先解决消费者信任的问题,而这恰恰是4S店最大的优势。
“我的看法就是水来土掩,不管有再多的竞争者进入,只要4S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不会害怕。”新裕隆集团董事长孙开东这样总结道。
热议之微时代
“卖车不挣钱,修车挣小钱。”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微利”已经成了汽车经销商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去年我们的一个新店,开业当年就盈利1000多万,我想这样的‘神话’以后不会继续了。”东城天道总经理郎敏说。
“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经销商的固有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危机。”上海大众天顺成总经理董兵伟说,一方面是利润的大幅度下滑,一方面是土地和用工成本的上升,由此带来的矛盾,几乎是很难调和的,“过去开一家4S店,很快可以收回成本,所以土地的租赁和拆迁成本是可以接受的,而进入微利时代,这样的成本就成了悬在郑州乃至河南经销商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董兵伟说,动辄占地10多亩,投资上千万的4S店已经不再是“回本神器”。
“我们早早动手,将利润增长点放在了增值业务上。”河南佳润总经理杨晓东介绍说,在微利时代,汽车经销商应该转变思路,从“卖车挣钱”转变到更广阔的领域上来。
“我们的思路是准备做钣喷店,尝试销售和维修的分离。”郎敏表示,河南天道正在试水汽车营销业务模块化,通过这样的改变,提升自己的利润。
“销售和维修的分离,将是一种趋势。”孙玉维说,从沙龙上各位总经理的发言就能看出来,河南主流的汽车经销商已经有“两条腿走路”的打算,并且开始付诸实施了。
热议之新挑战
电商的汹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沙龙参会者的关注,在论坛上,这个小话题让大家争论不休。
朱灿峰并不认为电商会给原有的格局带来太大的冲击,“先不说电商销售的车很多是库存车、减配车,仅仅是支付信任这一个方面,就很难解决。”朱灿峰表示,汽车是大宗消费品,短时间内,想要完全转向网络销售不太可能,“而且不是说只有淘宝等大平台可以做,经销商的网络销售也可以做,谁更有优势还很难说呢。”朱灿峰透露说,上海通用的一些经销商,网络销售的比例已经达到60%,完全不惧怕电商的冲击。
“我们现在面临的冲击,新能源车更多一些。”杨晓东说,没有了变速箱和发动机,对于4S店原有的维修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这样的新变化,要比电商的影响来得更直接和有力。
“经销商应借鉴欧美市场经销商精细化、信息化、网络化方面比较完善的管理方式,要学会接受互联网,并让之为其所用。”专家的看法,也成为沙龙参与者在激烈的争议之后达成的共识。
购车咨询热线:0371-86122366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法定假日除外